由TG散户群体自发形成的测速社区。专注*用户测*的体验:单线程表现、三网/国际区域表现、实际延迟&稳定性等综合评定。
➤专线入口天梯表: https://www.haitunt.org

欢迎所有 用户👨🏻‍💻 和 机场主🕋 投稿,共建透明、客观、更反映用户实际体验的评测生态。
➤投稿: @HaitunSubmit_bot
➤(若有)可能的撤稿事项,仅受理*原投稿人*。

讨论群: @haitunspeed
频道: @haitun_channel
海南出入口局会成为中国流量出海的新宠儿吗?

好奇心作祟,收集沿海城市海缆登陆的名单及设定容量等数据,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小细节/鬼故事。

1️⃣ 待海南 2 条新光缆投用后,它将超越 #上海 并跃居国际海缆容量第二,仅次于 #香港

2️⃣ 近 20 年登陆 “陆港澳” 的 #海缆仅 3 条的前五大出资方不含「三大运营商及其子公司/孙公司」
换言之,若把 #国资参投 的剔除,香港仅剩 72.4 Tb,占原总量的 6.7%❗️

严格来说,72.4 Tb 也含有 “水分”,例如由 🇮🇳Tata 独资 3.84 Tb 的 TGN-IA,允诺给 🇭🇰 PCCW (联通的关联公司) 享用部分容量其他国际海缆类似,但因缺乏细化的各方容量分配信息,我们只能简单地对登陆海缆的设定容量作加总


3️⃣ 把即将投用的 2 条新缆(SEA-H2XALC,合 498Tb)统计与否,陆港澳的国际海缆容量依次是
海缆总容量Tb, 去掉2条新缆Tb
香港, 1079 581
海南498 ❗️ 0
上海, 451 451
汕头, 214 214
青岛, 56 56

注:琼-珠-港 307.2Tb、福-台 8Tb 未纳入上表。陆缆又因缺乏公开数据,也未入表。

海南,此次不仅实现 0 突破,更是纵身一跃 No.2❗️
海量大货将至,“三网优化+击穿地板价” 的 #两亚 🐔大有可为


4️⃣ 再来看,海南会成为新宠儿吗
极有可能!
❶ 此次出入口局扩容,#海口 是唯一获批 3 网出入口局的存在,且带 “海南自贸港”+“中国-东盟”+“数字经济和数字时代互联互通” 三重政策红利!
拆墙试点 等等动向,都昭示着 #海南 的与众不同。
❸ 鉴往知来,🇭🇰国际海缆容量也是靠吃政策饭发家的,见2️⃣的数据。国家层面 “钞能力”,既可培育出 #香港网络枢纽,也就能再造第二个 #海南网络枢纽
❹ 三大运营商在🇺🇸业务已遭驱逐,透过海南将国际业务的大本营转移🇸🇬也算顺势而为。恰巧,#昆明 #海口 的交点正汇聚🇸🇬

某种程度上,中美贸易战以来的🇸🇬也算是吃了国内政策饭


#漫谈 #海南国际局 #海口出入口局 #新加坡 #东南亚
海豚机场测评|用户侧体验|测速频道
对比ss-trojan刷网页的真实耗时.png
《SS / Trojan 刷网页的实际延迟对比:下篇》

可能有人想问 v2ex.com 不是有挂 Cloudflare CDN?难道CDN不能改善加载耗时吗?

3️⃣ 访问挂载 CDN 的网站,其 #动态文件 的加载延迟依然对「用户侧耗时」拖后腿,属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例如 v2ex,其静态文件(CSS、部分图片)可通过 CF 全球/就近分发,但动态内容(帖子、评论等)则必须从美国 #建站鸡 拉取。

#动态文件 链路:🇺🇸源服务器 ➜节点 ➜你家,越接近 “直线” 就越快。
#静态文件 链路:🌎临近CDN ➜节点 ➜你家,就近分发。

再回头看图,就不难理解为何从快到慢依次是 🇺🇸🇯🇵🇭🇰🇩🇪🇺🇸节点对 #美国鸡 有东道主优势。


4️⃣ 那么,所有的 CDN 都无法扭转东道主优势吗?
答案:未必,要看网站类型。例如 #油管 (某种程度上) 、#网飞 等以分发静态视频为主的网站,其体验又主要由 CDN 决定。

甚至,谷歌、微软 对高优先级的 #搜索 业务,会采用高成本的全球分布式前端技术+全球私有骨干网,无论用哪里的节点都快!

不过,前面提到的视频站,也有反例

例如 XVi*、xHam* 等虽然挂 CDN,但未对太多视频上云(成本考量),所以仍要从 🇪🇺源服务器 拉取;P*Hub 也要从 🇺🇸源服务器 拉取。此时,因地制宜地用当地节点观影,首帧延迟、起速都更有优势。

反例之外,还有反转

#YouTube 虽挂 CDN,且对视频资源上云,但每个 CDN 的视频缓存有着明显的「地域偏好」。或许有人已注意到,
➤ 用 🇭🇰🇸🇬 加载「简中+部分繁中」视频很快,RTT < 25ms 也轻松跑 100w 娱乐分;但加载欧美视频,因要从🇺🇸🇪🇺服务器拉取,又变得很慢,娱乐分咔咔掉。毕竟 city-level CDN 体量小……
➤ 用 🇯🇵 加载「简繁中+日文」视频很快,但其他的…也就比🇭🇰🇸🇬好一点,但不多……

总之,各家采购 CDN 策略复杂。


5️⃣ 我该用哪的节点?
很难一概而论,毕竟每个人的机场、节点状况、常逛网站等大相径庭。不如用 随附的 .js #油猴脚本 测试一下,并把你的结果+机场分享到评论区。

对于本文环境,🇺🇸最佳、🇯🇵 其次、🇭🇰再次…

⚠️ 测试务必接网线,且最好💉打鸡血排除远距离掉速的干扰!


#漫谈 #技术杂谈 #rtt #延迟 #脚本
LoadingTime.js
7 KB
《SS / Trojan 刷网页的实际延迟对比:上篇》

不少一/二线同时提供 SS+Trojan 协议。众所周知的是,这俩虽然 RTT 相同,但因 Trojan 多一次握手,所以其 HTTP(S) 延迟 > SS协议。那么,优先选 SS 吗?

此时,有必要引入一个相关的问题/争议。不少人认为,HTTP(S) 延迟才最反映刷网页的实际体验。沿着这一逻辑,继而认为,SS 协议的 HTTP(S) 延迟更低,那么在日常使用中就应优先用 SS 节点。
部分人的观念:RTT 延迟对于日常网页毫无参考价值,仅供意淫之用…🥲


👉 问题来了,节点『HTTP(S) 延迟』真的最能反映 “刷网页的实际耗时” 吗⁉️ 省流:不能,其参考价值还不如 RTT

—————
对此,本文专门进行检验,得到了一些有趣的发现:

1️⃣ 相同入口-相同专线-相同落地,同时搭 #SS#Trojan 节点,两者 HTTP 延迟差异较大(≈1次 RTT),但开网页的实际耗时差异→0❗️
如4个子图的左/右箱体所示。仅有的差异来自网络自身的波动


2️⃣ 看到这里,似乎 RTT 才是决定「用户侧网页加载耗时」的关键?沿着这个逻辑,RTT 越低,访问网站就越快?
答案:对,但也不对。

➤『对』的理由:横向对比(同一地区内比较)RTT 相同的节点,网页加载耗时理应相同——图中 #SS#Trojan 的「网页加载耗时」无差异,就提供了“逆否命题”的论据。

➤『不对』理由:纵向对比(跨地区比较),RTT 越低的节点,并不意味着更低的「网页加载耗时」,如图中的🇺🇸🇭🇰这是因为,还有一个巨大的干扰项 #动态文件 ——暂且搁置,到第3点再谈

至此,不妨碍我们先提炼第二个有用的结论

✍️ 严格意义上,节点的 RTT、HTTP(S) 两类延迟都有槽点,但 HTTP(S) 延迟的槽点更大、误导性更强❗️


原文有修改。因字数限制,展开一些论述后,必须剁成两篇

#漫谈 #技术杂谈 #rtt #http #https #延迟 #专线 #协议
对比ss-trojan刷网页的真实耗时.png
439.4 KB
海豚机场测评|用户侧体验|测速频道
《从 GFW 泄露文件审视网络代理的未来》 9 月 11 日,一份从 GFW 内部流出的文件(见 gfw.report 的报告, 或 TG 推文)颠覆了许多人对代理安全的既有认知:已快进到 通过植入证书来进行 MitM。 1️⃣ 当前主流的代理方式 或不再安全 泄露文件及其讨论 1、讨论 2 等指出:只要你设备的 “证书” 被污染,无论套多少层加密或隧道技术,对于 #GFW 都不过是衣不蔽体。 ⚠️25-09-20 注:积至 (Geedge) 和 GFW 的关联性 争议不休! 2️⃣ 积至的新技术:以主动…
《积至 和 GFW 究竟有无关联?》

gfw.report 该报告 (简称《报告》) 和本频道上回推文发布以来,大量争议聚焦在 ”积至公司“ 是否为 GFW 的关联实体 (含技术共享、白手套),以及墙是否迎来大幅升级。

争议相关的 三方论点 梳理如下

🔻否定论点,如:
{⓵} 积至有关 FET 组件的部分代码抄袭自开源项目 apernet/ OpenGFW,意味着积至无法获取 GFW 源码,继而推定其不属于 GFW 的关联实体;
{⓶} 若积至与 GFW 无关联,那么基于《报告》所作的推定难免危言耸听;
{⓷} 如果风向走歪,仅凭积至的技术储备,足以让代理上网回归解放前,开发新协议也无解;
{⓸} 方某某 2016 年从北邮病退后,不再牵头 GFW 项目。人走茶凉,积至与 GFW 互不隶属,致使积至技术难以输往 GFW 迭代。
……


🔺肯定论点,如:
[⓵] GFW 为涉密 “9** 计划” 项目成果,自带 “密级”,其主持人 (方某某) 若非执意踩缝纫机,断不敢在他处复刻,故 否论{⓵} 的立论依据缺乏保密常识;
—注:涉密项目与商业项目的工作逻辑迥异。如某知名 985 保密规定覆盖全体 8**、9** 项目。
[⓶] 积至若非 GFW 的实体/白手套,其创立仅 1 年时就接到外国政府的建墙订单,实在不可思议;
[⓷] 积至公司即 GFW 的白手套,却被有意包装为与 GFW 无关,其原因包括:规避潜在的舆论风波、迎合 “密级” 需要,等;
[⓸] 尽管 GFW 和北邮深度绑定,但依惯例,高校总是授予 “领域大专家” 带话语权的终身席位,直至身故——意味着看似在野的积至,其技术库仍能反哺 GFW。
—注:方某某既是院士,又曾主持 9**,更曾任北邮校长,显然备受北邮尊重且话语权应不低
……


🔷 共识论点,如:
(⓵) 积至虽为中小企业,但偏偏短小精悍,跨国承建了巴、哈、缅、埃塞等国 “GFW”,期间还调动高贵的 国资央企 联合作业;
—注:国资央企仅 98 家,国企 > 40万 家,民企 > 5000万
(⓶) 积至参与了新疆、江苏等省墙搭建,即《报告》的此点论述属实;
(⓷) 在特色制度背景下,省墙意味着某种政策的早期试点,但争执双方对试点扩张的概率预期不同。
—注:据哈佛对 1980~2020 年🇨🇳实施政策统计,约 58% 的试点夭折、不再推广全国
……


✍️ 读者请自行判断更接受哪种论点? 欢迎补充其他论点……

#漫谈 #技术杂谈 #GFW #积至公司 #积至 #geedge
《从 GFW 泄露文件审视网络代理的未来》

9 月 11 日,一份从 GFW 内部流出的文件(见 gfw.report 的报告, 或 TG 推文)颠覆了许多人对代理安全的既有认知:已快进到 通过植入证书来进行 MitM

1️⃣ 当前主流的代理方式 或不再安全
泄露文件及其讨论 1讨论 2 等指出:只要你设备的 “证书” 被污染,无论套多少层加密或隧道技术,对于 #GFW 都不过是衣不蔽体。

⚠️25-09-20 注:积至 (Geedge) 和 GFW 的关联性 争议不休



2️⃣ 积至的新技术:以主动 MitM 来监管流量
据悉,积至公司的新技术可通过 蜜汁证书MitM 随时监控、解密你的流量——只需通过各种手段,把它的《蜜汁证书》悄悄植入,成为潜伏在你设备里的内鬼,丝滑小连招即成。

该思路与 iOS 部分代理 #App 的 MitM 去广告等场景类似。只是在 #去广告 场景中,你是主动安装第三方证书。而在积至的新技术场景中,你是被动植入第三方 (投毒) 证书❗️



3️⃣ 今后的安全标准:或不能停留在 “传统加密

RPRX (Xray-core 和 VLESS 开发者) 称其 Reality 协议和抗量子加密 (Post-Quantum Encryption, 简称 Encryption) 特性都独具优势。

开发者推介Reality 对 MitM 的抗性;⓶ 号召中转机场从 SS 切至 Encryption

频道注:#Reality 至少在 GFW Pro Max 的新疆,表现独一档;但后者的整体表现如何,还有待观察

#专线 机场中,S* 等个别引入 Encryption,又如 L*、Y* 等意外改用 Reality;
━ 现仅 ⓵ Xray >= v25.9.5 [9月5日更新]、⓶ Mihomo >= v1.19.13 [8月27日更新] 等极个别核心的新版本支持 Encryption 特性❗️
━ 基于上述核心的 App 名单,见海豚测速-代理工具篇。可利用版本号按图索骥,跟踪 协议 / 新特性 支持动向。


倘若情况变得更加严峻,#代理协议 开发者与 GFW 免不了新一轮的斗智斗勇。明天,你还会翻墙吗?

⚠️ 25-09-21 全文内容有调整

#漫谈 #技术杂谈 #vless #抗量子 #encryption #xray #mihomo
 
 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