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TG散户群体自发形成的测速社区。专注*用户测*的体验:单线程表现、三网/国际区域表现、实际延迟&稳定性等综合评定。
➤专线入口天梯表: https://www.haitunt.org
欢迎所有 用户👨🏻💻 和 机场主🕋 投稿,共建透明、客观、更反映用户实际体验的评测生态。
➤投稿: @HaitunSubmit_bot
➤(若有)可能的撤稿事项,仅受理*原投稿人*。
讨论群: @haitunspeed
频道: @haitun_channel
➤专线入口天梯表: https://www.haitunt.org
欢迎所有 用户👨🏻💻 和 机场主🕋 投稿,共建透明、客观、更反映用户实际体验的评测生态。
➤投稿: @HaitunSubmit_bot
➤(若有)可能的撤稿事项,仅受理*原投稿人*。
讨论群: @haitunspeed
频道: @haitun_channel
机场名:光环网络 类别:专线
编号:0029(补充数据)
#Halo #光环网络 #光环 #广港 #沪日 #专线 #小而美 #新机场
入口分布:
1️⃣ 广港
❶广州电信(CT)
❷广州联通(CU)
❸汕头移动(CM)
2️⃣ 沪日
❷广州联通(CU)
❸汕头移动(CM)
❹上海电信(CT)💡
3️⃣ 中转:马鞍山移动(Z)
延迟与稳定性:
1️⃣ 港新,👑顶尖专线
~
2️⃣ 日美,
❶ 电信CT:👑顶尖专线
~
❷ 联通CU/移动CM:
~
(广东)👑顶尖专线
(外省)中等~上乘专线,视离广东距离而定,差异可能不小❗️
3️⃣ 欧英,中等偏上专线
整体评价:
1️⃣ 潜力股机场,入口众多,其中广港3个、沪日1个。如此的优点:放在动荡/易遭连坐的非常时期,格外有安全感。
2️⃣ 但入口众多也可能滋生缺点:因成本转嫁,定价难以走平易近人路线。
3️⃣ 另一可能的缺点是,远距离的(家宽)跨省延迟有波动、带宽有衰减。
4️⃣ 上海电信担当的沪日专线,实力无需多言,遥遥领先其他方案10ms RTT💡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海豚测速 致力于为您提供 优质的机场测速和评测服务,帮助您找到最适合您的翻墙机场。
海豚测速群组 @haitunspeed
机场跑路风险难控,建议谨慎选择月付
编号:0029(补充数据)
#Halo #光环网络 #光环 #广港 #沪日 #专线 #小而美 #新机场
入口分布:
1️⃣ 广港
❶广州电信(CT)
❷广州联通(CU)
❸汕头移动(CM)
2️⃣ 沪日
❷广州联通(CU)
❸汕头移动(CM)
❹上海电信(CT)💡
注:上海电信虽也标记CT,但与广港方向的CT入口不同。
3️⃣ 中转:马鞍山移动(Z)
延迟与稳定性:
1️⃣ 港新,👑顶尖专线
~
期望SLA 日98%🔗与其他机场的广港对比 [点击]
2️⃣ 日美,
❶ 电信CT:👑顶尖专线
~
期望SLA 日98%本频道已测机场中的最强沪日💡
前日因未知故障导致延迟异常,但自9.8晚已恢复正常。后续还待观察,若该入口持续稳定发挥,后续复测将定级至“双冠”。
❷ 联通CU/移动CM:
~
期望SLA 日96%/95%(广东)👑顶尖专线
(外省)中等~上乘专线,视离广东距离而定,差异可能不小❗️
3️⃣ 欧英,中等偏上专线
整体评价:
1️⃣ 潜力股机场,入口众多,其中广港3个、沪日1个。如此的优点:放在动荡/易遭连坐的非常时期,格外有安全感。
2️⃣ 但入口众多也可能滋生缺点:因成本转嫁,定价难以走平易近人路线。
3️⃣ 另一可能的缺点是,远距离的(家宽)跨省延迟有波动、带宽有衰减。
4️⃣ 上海电信担当的沪日专线,实力无需多言,遥遥领先其他方案10ms RTT💡
此前,沪电入口仅奶昔[企业]、Fancy等极个别机场或套餐采用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海豚测速 致力于为您提供 优质的机场测速和评测服务,帮助您找到最适合您的翻墙机场。
海豚测速群组 @haitunspeed
机场跑路风险难控,建议谨慎选择月付
机场名:光环网络 类别:专线
编号:0029
#光环网络 #专线 #小而美
测评订阅:送测
简介与特色:三网IEPL+国内中转入口机场,中转计划提供中转线路+3x 广港IEPL线路,专线计划提供三网IEPL+沪日IPLC+低倍率中转线路。
线路带宽:用户感知南方IEPL CM3G CU1G CT1G
沪日单用户限速500Mbps
开业年份:2024年7月
在线设备:∞
协议类型:SS
套餐类型:周期性
常用地区:港、台、新、日、美
欧洲地区:英、德
冷门地区:暂无
速度限制:∞
解锁情况:如图
落地概览:港Eons+polonetwork、日DDPS、新SpeedPage、美MISAKA+Layer 等
入口分布:包含三网入口: 汕头移动,广州联通,广州电信,上海电信,安徽移动
延迟与稳定性:
1️⃣ 港新,上乘专线水平
2️⃣ 日美,中等专线水平
整体评价:
1️⃣ 一个开业不久且内测了两个月、非常有潜力的机场。
2️⃣ 小而美:热门地区都有,且拥有三网入口。这在一通深联、上移入口时代颇有特点。
3️⃣ 老板声称,后续将增加低倍率节点。如果兑现,竞争力将有效提升。
⚡️入口临近省市:
单线程:1~2Gb
多线程:2Gb
⚡️远离入口省市:
单线程:700Mb
多线程:>1Gb
具有竞争力的套餐:
券后月付10.8元:100G/月(约0.108元/GB)
💪同价位综合竞争力:较高
官网:https://cloud.halo.do
频道:@HALO_CHANEL
群组:@HALO_GROUP
优惠码:
中转计划:
专线计划: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海豚测速 致力于为您提供 优质的机场测速和评测服务,帮助您找到最适合您的翻墙机场。
海豚测速群组 @haitunspeed
机场跑路风险难控,建议谨慎选择月付
编号:0029
#光环网络 #专线 #小而美
测评订阅:送测
简介与特色:三网IEPL+国内中转入口机场,中转计划提供中转线路+3x 广港IEPL线路,专线计划提供三网IEPL+沪日IPLC+低倍率中转线路。
线路带宽:用户感知南方IEPL CM3G CU1G CT1G
沪日单用户限速500Mbps
开业年份:2024年7月
在线设备:∞
协议类型:SS
套餐类型:周期性
常用地区:港、台、新、日、美
欧洲地区:英、德
冷门地区:暂无
速度限制:∞
解锁情况:如图
落地概览:港Eons+polonetwork、日DDPS、新SpeedPage、美MISAKA+Layer 等
入口分布:包含三网入口: 汕头移动,广州联通,广州电信,上海电信,安徽移动
延迟与稳定性:
1️⃣ 港新,上乘专线水平
2️⃣ 日美,中等专线水平
沪日较之8月的延迟水平有下降
整体评价:
1️⃣ 一个开业不久且内测了两个月、非常有潜力的机场。
2️⃣ 小而美:热门地区都有,且拥有三网入口。这在一通深联、上移入口时代颇有特点。
3️⃣ 老板声称,后续将增加低倍率节点。如果兑现,竞争力将有效提升。
⚡️入口临近省市:
单线程:1~2Gb
多线程:2Gb
⚡️远离入口省市:
单线程:700Mb
多线程:>1Gb
具有竞争力的套餐:
券后月付10.8元:100G/月(约0.108元/GB)
💪同价位综合竞争力:较高
官网:https://cloud.halo.do
频道:@HALO_CHANEL
群组:@HALO_GROUP
优惠码:
中转计划:
DISCOUNT10专线计划:
DISCOUNT20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海豚测速 致力于为您提供 优质的机场测速和评测服务,帮助您找到最适合您的翻墙机场。
海豚测速群组 @haitunspeed
机场跑路风险难控,建议谨慎选择月付
#技术杂谈
针对一些意见的回应:
1️⃣ 大、小包是指什么?
2️⃣ 数据请求多大算大,多小算小?
3️⃣ 有无可能所谓“阴阳分流”指的是传输段,而不是落地?
4️⃣ 再谈阴阳分流对用户和商家的影响。
针对一些意见的回应:
1️⃣ 大、小包是指什么?
大小包的称呼是取自TG圈一种通俗化的说法,而非我们原创。严格来说,小包 指小尺寸的数据请求,大包 指较大的数据请求。
2️⃣ 数据请求多大算大,多小算小?
首先,我们不是基于“先验”来定义,而是基于各机场的实际表现进行“后验”概括。从之前的图来看,部分机场香港节点在2MB和5MB之间存在跳跃,那么姑且概括2MB及以下为小包,5MB及以上为大包。这仅仅是便于描述的概括。
3️⃣ 有无可能所谓“阴阳分流”指的是传输段,而不是落地?
确有可能。事实上,有关阴阳分流,暂可从大家集思广益中梳理如下可能:
❶
Github CDN优化策略
。这点首先排除。从基于相同控制变量的实测来看,部分机场有延迟跳跃,而与此同时的另2个(对照组)机场却无延迟跳跃。假如Github CDN有优化策略,那么没理由针对不同机场呈
歧视性差异
。
📝注1:DNS均套香港IP的ECS,只会就近连🇸🇬CDN。
📝注2:Github在亚太仅有🇯🇵🇰🇷🇸🇬三处CDNs,但香港至日(韩) RTT约52ms(76ms),都远大于阴阳25ms剪刀差。
❷
国内段路由在测试时存在变化
。该可能性也可以排除,因控制变量包括同一软路由和宽带、深联入口、测试在短时间内一次完成。测试的网络环境既非广电宽带,也非二级运营商,且维持相同控制变量。
❸ 落地存在分流。这是最具争议的一种可能性,起源于坊间关于Jinx的传言及讨论。今日,我们又利用同处新加坡的VPS自建网盘实测,
虽不能彻底排除这一可能性,但其发生的概率应当降低
。理由是:我们通过测试自建VPS网盘的延迟,不论数据包尺寸,#原唯云四杰 和 #TKV 延迟均在145ms左右且IP均为同一落地IP——该延迟接近阴阳线路的“小包”延迟155ms,但高于阴阳线路的“大包”(或白名单)延迟130ms。
❹ 跨境线路的分流,或许是最大的可能性!可能的解释是:小包被路由到一条成本占优的链路连通落地,可能经过更多中间节点,因此延迟更高;大包则被路由到一条延迟较低(但成本不占优)的链路。
4️⃣ 再谈阴阳分流对用户和商家的影响。
如果可能性❹是成立的,就有必要从三方面来谈:
👥 用户体验
。
由于小数据请求场景中,网络性能要求不高,如常规网页场景,通常50ms内的
延迟差
都不易察觉。而流媒体场景,传输性能的敏感度更高(如YouTube娱乐分就与RTT延迟
负相关
),则适合走“大包”链路确保低延迟。其他场景就看商家的
白名单
如何设置了。
💼 商家成本
。
据Akamai统计,Smaller Packet(小包)虽单个包小,但累积量大,占全球70%以上流量。将小包流量通过较为经济的高延迟链路传输,节省带宽成本;而将大包通过低延迟、高成本链路,确保传输质量。这在运营成本上,也合乎情理。
💰 产品售价
。
阴阳分流的短板似乎不多,但好处呢?有助于在成本、售价和用户体验三者之间找到 #
平衡点
。
如果商家在削减自身成本的基础上,
进一步让利给用户,将售价定在甜点区
(如专线 ≤0.2元/GB),那必定喜闻乐见。例如回应过此事的机场/频道,就不失为一家在三者之间取得较好平衡的例子,也是值得推荐的。
1️⃣ 首先,我们从未试图给某些机场或服务商“定罪”,而是通过客观数据呈现现象,并鼓励用户自己分析和判断。我们的意图是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机场节点的实际表现,而不是去刻意偏袒某一方。#技术杂谈
2️⃣ 我们理解有些用户可能确实因为这些分流策略而受益,比如在某些场景下通过优化的节点获得更低延迟的体验。
然而,这种策略在特定高风险场景下(如访问高安全性网站)*可能*导致意外后果。或许我们的测试暂时还不够全面,但真理永远是在正反驳斥中越辩越明。
3️⃣ 网络技术和架构复杂多样,我们非常欢迎不同的意见和更多的讨论。通过多方探论,让大家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不同策略背后的利弊,真正成为受益者,而不是以某种上位者姿态宣布谁为“受益者”。
4️⃣ 我们的测试结果和分析是基于当前环境下的观察,旨在揭示一种可能的现象,而不是对大厂架构或特定策略的全面判断。我们很愿意与大家一同探讨这些策略的合理性,促进对机场节点的更深认识。
本频道从不以盈利为目的,无论是测速,还是推广。
本频道立场更倾向站在用户侧,而非机场主侧。甚至,既有评测也大多是自购订阅和群友送测。
2️⃣ 我们理解有些用户可能确实因为这些分流策略而受益,比如在某些场景下通过优化的节点获得更低延迟的体验。
哪怕这个体验仅仅来自刷新节点延迟、见到较低的纸面延迟而获取到的快感。
然而,这种策略
📌为什么说只是一种*可能*?诚然,也有可能是线路段出现分流——这个细枝末节,我们会持续关注。但不论如何,更重要的一点是,降低成本却蒙蔽用户的行为,终归不可取。
我们希望抛砖引玉,呼吁更深入、更专业、更全面的讨论加入进来!
3️⃣ 网络技术和架构复杂多样,我们非常欢迎不同的意见和更多的讨论。通过多方探论,让大家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不同策略背后的利弊,真正成为受益者,而不是以某种上位者姿态宣布谁为“受益者”。
理性评估无疑好过感性评判,我们希望的是尽可能基于公开、透明、可复制的方法论得出客观的证据,而不是玩江湖、摆资历的泛泛而谈。
📌各类图中都有复现思路和关键步骤,见相应的Methodology for Replication
4️⃣ 我们的测试结果和分析是基于当前环境下的观察,旨在揭示一种可能的现象,而不是对大厂架构或特定策略的全面判断。我们很愿意与大家一同探讨这些策略的合理性,促进对机场节点的更深认识。
📌郑重强调:本频道从不鼓励因为某机场的某一方面很好就一味鼓吹,也不建议因为某一方面较差就一棒打死。
最后还有一句话:如果有建设性的驳斥,非常欢迎!但是 Please stop the cheap talk. Just show us data, show us evidence!
#原唯云四杰 #奶昔 #库洛米 #IMM #花云 #咸鱼加速器 #TKV #阴阳分流 #香港 #广港 #技术杂谈
1️⃣ 我们尝试厘清究竟是Jinx的阴阳分流策略,还是奶昔自己的策略。遗憾得知,不管是Jinx还是Eons落地节点,都存在阴阳分流。
2️⃣ 意外发现,TKV也*可能*存在大小包的阴阳分流。
控制变量:
❶ 同一个网络环境(含运营商+Openwrt+Openclash+深联入口机场)排除软硬件和国内线路干扰。
❷ 相似的时间段:排除时段干扰。除此,每次对同一机场节点连续、每隔2秒一轮curl,且每轮都逐个curl不同大小包,以此循环100轮。
❸ Curl同一网站即Github的🇸🇬CDN:排除机场对流媒体(或其他正常分流需求)的识别干扰。
对照组:
❶ 符合常理的机场相应区域节点
FAQ:
❶ 这个图是什么?
❸ 只要用起来顺手,阴阳分流又能奈我何?
1️⃣ 我们尝试厘清究竟是Jinx的阴阳分流策略,还是奶昔自己的策略。遗憾得知,不管是Jinx还是Eons落地节点,都存在阴阳分流。
2️⃣ 意外发现,TKV也*可能*存在大小包的阴阳分流。
控制变量:
❶ 同一个网络环境(含运营商+Openwrt+Openclash+深联入口机场)排除软硬件和国内线路干扰。
❷ 相似的时间段:排除时段干扰。除此,每次对同一机场节点连续、每隔2秒一轮curl,且每轮都逐个curl不同大小包,以此循环100轮。
❸ Curl同一网站即Github的🇸🇬CDN:排除机场对流媒体(或其他正常分流需求)的识别干扰。
对照组:
❶ 符合常理的机场相应区域节点
FAQ:
❶ 这个图是什么?
这是折线图。
横轴:包大小(Packet Size),由小至大依次是:512KB、1M、2M、5M、10M、25M。
纵轴:利用节点访问Github的HTTP延迟
图中的每一条线,代表某个机场的某个节点
❷ 这个图怎么看?
理论上,如果没有阴阳分流策略,不论数据包文件有多大,从客户端发出请求到接收到第一个字节响应的时间(Start Transfer Time)都应当趋同。
#️⃣ 例如 #FlowerCloud 和 #NexusCloud (咸鱼加速器) 的延迟近乎一根水平线,这才是正常情况。
反之,如果数据包大小能够改变延迟表现,那就意味着存在“大小包分流”。
#️⃣ 例如,图中 #Nexitally 、#Kuromis 、#IMM 、#TKV 都在2MB与5MB之间存在“延迟跳跃”(约25ms断层),那么就有理由怀疑,2MB及以下、5MB及以上走的实际链路是不同的。否则,不会出现这种反常情况。
❸ 只要用起来顺手,阴阳分流又能奈我何?
首先,2MB的数据包在网页浏览中已经不算小了,哪怕图片素材很少的谷歌搜索页面都在2~10MB左右。
然后,可以想象一个场景:如果一个页面是2MB,下一个页面是5MB甚至更高,那么浏览时因自动触发的阴阳分流,*可能*导致访问网站的IP反复横跳——此时,轻则触发部分网站的验证码;重则导致账号被封❗️
#️⃣ 这在访问#OpenAI#ChatGPT#Claude等高风控网站时,*可能*非常危险☠️
#技术杂谈 #原唯云四杰 🇭🇰可能真实存在“大包、小包走阴阳线路”的分流策略
近日,TG圈逐渐有人怀疑并讨论 #原唯云四杰 的大/小包走不同分流策略。对此,我们利用Github的ping链接(无头文件,记为404B)以及从512KB到25MB不等的多种包大小进行了实测。
根据延迟(Latency)结果初步推测,imm、kuromis、nexitally三家机场在处理不同大小的数据包时,可能采用了不同的网络线路。具体来说,5MB及以上的大包延迟明显不同于404B、512KB、1MB和2MB的小包延迟,显示出大包和小包的延迟分布存在显著差异。这可能表明三家机场在处理大包时,采用了B线路,而小包则走A线路。
可以肯定的是,A线路在香港的延迟优化上表现的确出色,但在国际互联(peering)方面表现却较差,这导致A线路至Github🇸🇬CDN的小包延迟高(中位数155ms),与B线路相差约25ms。这可能就是为了顶级香港延迟而产生的代价吧!
那么问题来了:你更愿意选纸面延迟优秀(小胜2ms RTT)但国际互联实际较差的 #局域网香港 ,还是纸面延迟良好且国际互联优秀(领先25ms)的 #水桶香港 呢?❗️
此外,原唯云四杰或将陆续更换BGP。这带来一个新的思考:纵使国内段BGP进一步压低1.3ms的延迟(以唯云对深联的优势为例),这与国际互联损失的25ms相比,似乎杯水车薪?
若非此次入口更换风波,这一问题或许不会引发关注。正如那句话所言:“只有潮水退去,才能看出谁在裸泳。“
近日,TG圈逐渐有人怀疑并讨论 #原唯云四杰 的大/小包走不同分流策略。对此,我们利用Github的ping链接(无头文件,记为404B)以及从512KB到25MB不等的多种包大小进行了实测。
#复刻思路:
curl -o /dev/null -s -w $GITHUB不同大小的文件
#循环100次,记录 %{time_starttransfer} 延迟省流剧透:情况可能属实!
根据延迟(Latency)结果初步推测,imm、kuromis、nexitally三家机场在处理不同大小的数据包时,可能采用了不同的网络线路。具体来说,5MB及以上的大包延迟明显不同于404B、512KB、1MB和2MB的小包延迟,显示出大包和小包的延迟分布存在显著差异。这可能表明三家机场在处理大包时,采用了B线路,而小包则走A线路。
一种猜测:
A线路:原为唯一入口至Jinx落地,现为深联入口至Jinx落地(或许还有其他答案)
B线路:原为唯一入口至
落地,现为深联入口至
落地。
可以肯定的是,A线路在香港的延迟优化上表现的确出色,但在国际互联(peering)方面表现却较差,这导致A线路至Github🇸🇬CDN的小包延迟高(中位数155ms),与B线路相差约25ms。这可能就是为了顶级香港延迟而产生的代价吧!
乍一看反直觉,但实际原因可能是:Jinx本身规模小,没能力谈到对等互联,所以跨网都以流量计费,这样不得不换peering好但物美价廉的其他落地去分流大包。
或许又有人疑问:直接用物美价廉、peering好的落地做全局转发岂不更好?其动机包括:
❶ Peering不好,不代表它
🇭🇰大内网延迟
不好【类比 电信163家宽】;
❷ Ak的peering更好,但你又愿意
付多少溢价
买落地是它的机场呢【类比 移动家宽】
。
此外,原唯云四杰或将陆续更换BGP。这带来一个新的思考:纵使国内段BGP进一步压低1.3ms的延迟(以唯云对深联的优势为例),这与国际互联损失的25ms相比,似乎杯水车薪?
若非此次入口更换风波,这一问题或许不会引发关注。正如那句话所言:“只有潮水退去,才能看出谁在裸泳。“
第二版:#香港 #技术杂谈 #深联十三太保 #唯云 #唯一入口
新增 #库洛米 #Kuromis #klm
1️⃣ 按RTT延迟排序,由快至慢:
imm、花云、咸鱼、西数、奶昔、库洛米🆕、TKV、YTOO
2️⃣ 按HTTP延迟排序,由快至慢:
imm、花云、奶昔、咸鱼、库洛米🆕、西数[估]、TKV、YTOO
3️⃣ 按抖动排序,由优至劣:
咸鱼、TKV、花云、西数、imm、奶昔、库洛米🆕、YTOO
4️⃣ 按期望SLA排序:
98%:奶昔*、TKV**
97%:花云、咸鱼
96%:Imm、西数、库洛米(Trojan)🆕
...
92%:YTOO***
...
88%:库洛米(SS)🆕*** ❗️
新增 #库洛米 #Kuromis #klm
1️⃣ 按RTT延迟排序,由快至慢:
imm、花云、咸鱼、西数、奶昔、库洛米🆕、TKV、YTOO
2️⃣ 按HTTP延迟排序,由快至慢:
imm、花云、奶昔、咸鱼、库洛米🆕、西数[估]、TKV、YTOO
3️⃣ 按抖动排序,由优至劣:
咸鱼、TKV、花云、西数、imm、奶昔、库洛米🆕、YTOO
4️⃣ 按期望SLA排序:
98%:奶昔*、TKV**
97%:花云、咸鱼
96%:Imm、西数、库洛米(Trojan)🆕
...
92%:YTOO***
...
88%:库洛米(SS)🆕*** ❗️
期望SLA的估算:❶ 当有效N→100%时,逐步降低缩尾阈值,直到不再有离群值时的相应缩尾阈值定义为期望SLA;❷ 当有效N«100%时,显然存在严重丢包和剧烈抖动。因此“就低不就高”,以缩尾法和有效N的最低推断值作为期望SLA。* 奶昔和库洛米,若走大包,带宽明显低于其他机场,可能是跨省策略有问题
** TKV根据我们半个月前测试,日间虽很猛,但晚高峰有明显倒退,约降3~5%
*** 丢包、抖动都令人咋舌❗️